国学传薪

【观灵实录】第三章、莫到老来方学道,孤墓多是少年人

时间:民国八十五年四月十三日

引导圣尊:地藏王菩萨

探讨者:无极慈善堂堂主吕金虎老师率弟子与有缘信众

进入者:堂中通灵之观灵执事-M君

 

在”观灵术”的咒语声与木鱼敲击声中……

「我现在是在海边沙滩上……天空中有一团光,不知道是什么?」神案前第二桌乙组,蒙住双眼的观灵执事-M君扬手示意道。

吕老师继续念着咒语,敲击着法器……

片刻后,M君表示:「地藏王菩萨从光中现身了!」

接驾!在场的乙组探讨人员一致起立、行礼,恭迎圣驾。

「恭迎地藏王菩萨。今天本堂开始探讨《枉死城》,期能报导出来给世人一个警惕,祈请菩萨降恩赐助,让我们的探讨能够圆满顺利!」吕老师祝禀。

「菩萨点点头,没有讲话就转身而行。」M君道,「我跟着祂往前飘……沙滩已在后面,前面是大海……远方的海平面上有海岛,似乎还有山,祂带着我往前方大海中有土地的地方飞……」

吕老师交代本组的桌头执事接手继续念咒,并主导本组的探讨……。过了一会儿,桌头执事停下咒语问M君:「现在是在哪里?每一个景象、细节都请你详细描述一下!」

「现在我还是在空中飞行,下面是……像河海交接口,水道的两边是陆地,我们向内陆前进……」M君陈述。

「前进的速度快不快?」

「蛮快的!」

「地藏王菩萨的法相是……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我们一般看到地藏王菩萨的法相都是独自站着的;有的有戴帽子,有的没戴。」M君描述着,「现在我看到的菩萨法相是站姿,头戴”五佛冠”,身旁还匍伏着一只神兽。一般人好像都不清楚那只神兽叫什么名字;菩萨告诉了我,并要我跟你们讲-那只神兽名字叫”谛听”!」

「菩萨的穿着是……?」

「菩萨的法相高度约两公尺,身穿金黄色的袈裟;右手执禅杖,左手捧着一颗宝珠。」M君描述。

「那颗宝珠有何功能?请菩萨圣示。」

「菩萨说:那颗宝珠可以照尽《幽冥世界》的暗处。如果有任何灾难,那颗宝珠可以化”戾气”为”祥气”-就是可将秽气、戾气吸收,转换成祥和之气!」

「请问菩萨,这颗宝珠有无名称?」

「祂说:同”佛”本无名,不用着相!」M君转示。

桌头执事问:「神兽的样子可以描述一下吗?」

「好!」,M君立即陈述:「鼻子有点像猪鼻子,前面尖尖的;有两颗虎牙朝下露出来……喔,是两颗朝下、两颗朝上,朝上的比较短-齿锋比较圆、微凸。耳朵下垂,眉毛是棕色的;身上的毛色是土黄色,有时候会变成棕色。会吼叫,声音很低沈!」

「身长有多长?」

「差不多是一部小汽车的三分之二!」

「请问,这只神兽祂的职责是什么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祂自己说,祂是菩萨的坐骑。」M君转述道,「祂的听力很好,可以听到任何不平的事情或任何诉讼、申冤;在菩萨不在时,祂可以随声前往。祂的吼声功效类似”狮子吼”;比如某个地方有灾孽、冤气或阴灵作祟,祂一吼就可以震摄这些阴魂和亡灵。但是祂最主要的任务,还是听候菩萨的差遣。」

桌头执事又问:「你们前进的时候,是怎样”飘”的……踩在云上吗?」

「祂们脚下有云,我只是浮在空中……很奇怪!」M君偏了偏头,露出不解的样子。

「现在来到什么地方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山前是树林,我们现在正往树林方向飘去……」

「树种是常见的种类吗?」

「像我们”台中—溪头风景区”的古木群,都是直直、高高的,很少分枝、分叉!」M君陈述。

「现在到了哪里?」

「已经越过树林,正穿越山脚,往别处飘去!」

桌头执事于是敲起木鱼,念起催行咒语……。

「到了什么地方?」过了片刻,桌头执事停下咒语问。

「已过了树林,来到一个平原……短草地上有一口大井。」M君答。

「这是入口吗?」

「我不知道,我眼前只是看到一口井。」

「请示菩萨一下嘛!这是什么所在?是不是通往《枉死城》的必经之路?」一旁探讨人员中,有人建议M君。

「菩萨点了点头。」M君回答,「祂说:这口井底的水是暗流,一头通《阴阳河》,另一头是连到《孟婆亭》桥下的水流。」

「这口井有名称吗?」

「菩萨说:《冥堤井》。」M君转述,「这口井的井口很大,就是十个人同时跳下去,也不会显得很挤!」

「请示菩萨,此处是什么样的一个境界?」有人起身双手合十问。

「地藏王菩萨说:这个地界在阴间是负责”分区种植”很多植物的地方,而这些植物的数目刚好是阳世间同样植物的总数!」

「所有的植物的总数?那就是说-包括树木,也有它的”灵”在《阴间》,是不是这个意思?」

「菩萨点点头,」M君转述,「然后用手指着树林的一个范围说,阳世间榕树的总数量在这一区就可以看出来!这一区统统是榕树……那一区全部是松树!」

「一比一,互相对应吗?」

「对!」M君转述菩萨的回答。

「那—这口井有什么作用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菩萨说:每个境界虽然同样是《阴间》,可是空间不一样。从一个境界到另外一个境界,总要有个固定的地方作”出入口”或”转换区”。只不过”出入口” 或”转换区”所显现的”景象”并不一样;也许是地道,也许是地穴、山洞,也许就是一口井!」

「井口有什么设备?」现场有人发问,「有没有用砖头砌成的凸出地面的井缘?」

「有!是用棕色的石头砌成的。」M君边用手比划、边说:「差不多是到我胸部的高度!」

「我们继续进行吧!」桌头执事表示。咒语声、木鱼声又再度响起……

「菩萨在井口边,用禅杖的杖尾往地上一点,然后用手指向往我一指,意思是叫我下去井里……可是祂没有跟着进入;我一下井穴,祂就消失了!井穴里只有我独自往下坠……」

「浸到井水里面了吗?」有人问。

「没有浸到水,我感觉只是在虚空中不停地下坠!」M君道,「比较明显的差别是气温。刚刚下来时,温度比较凉,坠了一段距离之后就开始热了,再坠了一段距离又变成比较冷……到现在为止,总共经过了三个不同的温度变化阶段…… 啊,下面有光了!远远的,象是”出口”的光……」

催行的木鱼声、咒语声又响起……

「出来了!现在是浮在另外一个空间的空中……」M君的陈述声中透着新奇与惊异。

桌头执事停下咒语问:「现在是怎样的景象?」

「目前高度不是很高……差不多离地面只有十几公尺而已!前方有座城池…… 啊,菩萨已经在地面上等待了。我慢慢地往下降……」

木鱼声、咒语声又响起……

「已经降到地面了。」M君道,「我先向菩萨顶礼。祂要我站好,然后祂伸出右手把我的眼睛遮住!」

「做什么?」桌头执事不解地问。

「菩萨放开手,叫我睁眼。」随即,M君惊异地表示:「噢,已经直接进到城内了!」

「这么做,只是为了城门不让你看到吗?」现场有人疑惑地问。

「菩萨告诉我说:祂直接把我带进来,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困扰。因为关卡重重,太多警卫的兵将知道的话,会生困惑与戒心!」M君转述。

坐在神案旁督导的吕老师闻听此语,特地走过来叮咛本桌的桌头执事为M君披上堂中的”护身法带”,以加强对观灵执事的护持。

「城里是什么样的情景?请详细描述一下!」桌头执事问道。

「这边的空中有两个太阳。」M君陈述。

「此地的能见度,好吗?」

「它的能见度……光线的亮度好像我们阳世下午三、四点钟的样子!」

「四周的城墙高吗?」

「蛮高的!」

「城墙的外观看起来跟万里长城一样吗?」

「嗯,类似!」M君道。

「城上有没有兵将巡逻?」

「城墙上凸出的墙垛部份-似乎是岗亭哨站,我看到有人影在愰动!」

「粗看之下,还可以看到些什么?」

「从城门进来之后,还要再过一条护城河。一般护城河都是围绕在城墙之外;而这条护城河很奇怪,是从城外凿空地下,穿过城墙引进城内,在城内绕一圈后再流出去!」

「所以城内、城外都有河?」

「对!这条护城河由城内贯穿到城外。」

「这座城有没有名字?」

「由于是菩萨直接带我进来,使我错过了看这座城池名字的机会!」M君道,「过了桥,前面有通往六个区域的六条大路。」

「请问菩萨,这六条大路都是分别通往哪里?」有人好奇地问。

「菩萨说:事实上,这六区是以地区、性别和身份来分。比如-别世时是住何处、何区,是男丁还是女口,再来是”因何原因”离世的;自然会有兵将带他往该去的方向!」

「请示菩萨,我们探讨《枉死城》,应以哪里开始作细部的探讨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祂说:你们现在探讨的跟古代不一样的地方是,以前造成”枉死”的原因,大都是天灾-譬如地震、水灾和其它自然灾害,以及人祸-包括局势不安、盗匪作乱, 原因比较单纯,因为古代的”道德观念和伦理约束”比较好! 现代由于科学比较文明,生活方式变化很大,”枉死”的原因就复杂了许多;比如说,同样是”枉死”,可能是死于车祸或其它的交通工具,以及科技文明所造成的枉死原因-如电器灾害、瓦斯中毒等等,这都是以前没有的。像这些的差别, 你们都可以多加探讨!」

「《枉死城》里面容纳的,以哪一类的亡魂比较多?」

「菩萨说:有两句诗-”莫到老来方学道,孤墓多是少年人”,你们探讨《枉死城》,可以用这两句诗来落款!菩萨讲完之后,就带着我继续往前走……」M君道。

桌头执事的咒语与木鱼声又再度响起……

「这样沿路走去……路的两旁不停地有整队的兵将像交接似的来来去去……」M 君又开始陈述。

「巡逻吗?」

「对!可能也有阶级之分吧;有的似乎是小军官的模样,头上戴着帽子,身穿简单的皮甲-不是像元帅、大将军或天兵、天将穿的那种战甲;一般普通的兵卒,腰间束个小护甲,上衣只是单纯的古装。不过,都有穿靴子!」M君仔细描述着。

「手上有兵器吗?」

「有!穿皮甲的军官身上都挂着刀,其它的兵卒是腰挂佩剑或小匕首。」

「他们那么匆忙,到底是在干什么?」

「我只看到他们在巡来巡去,可能也有要去其它地方办事的吧!」

吕老师交代M君:「现在来《枉死城》的亡魂,在《枉死城》要经过什么样的煎熬或处理,你一边走一边跟菩萨请示!」

「菩萨说:事实上会”枉死”的,除了有一部份是意气用事而自杀之外,另有一部份是”应劫”!譬如-某人若以”三世因果”来查,这一世要受三次”刀劫” 或这一世会有冤亲债主来讨债索命,最后的下场是被冤亲债主索命或受”刀劫” 而亡。他离世之后,还是要先来《枉死城》领受那些怨气,以及最后凶死的情境, 将这些”因果”化掉之后再转到《十殿》去受审判,再看看该怎么轮回! 菩萨说;在《枉死城》你们除了应探讨一般熟悉的自杀及死于非命的后果之外, 你们更应该深入的探讨,他们为什么会自杀、死于非命!」M君转述菩萨的圣示。

立即有人起身发问:「刚才菩萨的意思是不是说,某人虽然死于非命,但是原来应该在世间承受的”果报”没有受完的话,在这里还是要继续承受!」

「菩萨说:在这里只是领受那个苦境-就是最后凶死的苦境,以及有些在阳世还没有还完的”业报”。俟偿清之后,再转到《十殿》,依照”冥律”审判他在阳世活着的时后之所作所为!」M君转述。

「到《枉死城》的目的是什么?若是受罚的话,”死亡”应该已算是一种惩罚了!」有人提出大家似乎都还没弄明白的问题。

「菩萨问,在此之前你们去《总赏司》、《总罚司》看过了吗?」

「《总赏司》已去过,《总罚司》还没有!」在场的大师兄代表大伙儿回禀。

「菩萨说:”禄未尽,命已终”的,要如何处理?在某种突发的情况下,可能你未到二十四岁就走完你的人生,今生该还的”因果债”尚未还完就先离世;那么本来在你今生下半辈子要现身来讨债的怨魂,或刚跟你结婚-与你之间有些前世冤业尚待清理的配偶,这些又该怎么办呢?他们不可能到<阴间>来找你算帐,离世的人也不可能回阳世还债;所以这些在阳世已排定应还之”业债”,就以换算的方式在《枉死城》这里”抵”完,然后才到《十殿》去审理今生你在阳世所造的”功”、”过”!」

「如果是”应劫”的话,也要到《枉死城》吗?」有人问道。

「程序上还是一样的,因为既是凶死”应劫”的话,都是集体在同一地点造成的死亡,所以阴兵、阴将或鬼差也是将他们全部一次调来《枉死城》,再依各人不同的情况分发。譬如这次”劫数”-发生天灾,此地会造成五十个亡灵;阴兵、阴将或鬼差是同时把五十个亡灵调齐,不可能先调二十个来处理,另外的再等一等,这样程序会乱。所以一概照程序全部先调来这里,然后再进行处理。」M君转述。

「请示菩萨。如果亲人是”枉死”,我们想探访亡灵,要以什么方法才能达到心愿?」桌头执事提出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。

「想要探访”枉死”的亲人之前,先祈求地藏王菩萨,或诵”地藏王菩萨功德本愿经”并将此”功德”回向给亡者;不可贸然地就直接去《枉死城》或以”观灵”的方式去探亡魂。因为他们在《枉死城》这里与《十殿》的审理不同;在这里要受的罪苦比较直接,所以必须先以”功德”回向给他们。这样的话,菩萨或神明就会视情况处理,而不是随时、随便就可以与他们见面的!」

「了解了,谢谢!」接着是短暂的沈寂……

「我们继续往前走……」M君打破沈寂又开始陈述。木鱼声、咒语声又绵绵响起……

「我们现在走着走着……往下看到一个很大、很宽的,算是沙坑吧,又不像;景象像山谷一样,不是很深,但有落差-一大片洼下去的凹地!」

「你就像站在丘陵地的高地上的感觉?」有人据描述忆测问道。

「对,对!……我们下去之后,发现整个地方虽然大致还算平坦,但是每走两、三步就有凸起的一小块!」M君道。

「凸起的,是什么?」

「就是凸起一小块土堆!菩萨要我把土拨开……我拨开了一个土堆, 下面是一个可用手拉起的盖子。」

「有多宽?什么形状?」

「最宽的地方直径约一公尺半,椭圆形!」

「盖什么用的?」

「菩萨说:盖子下面是一个高度比一个人再高一点,宽差不多有两公尺左右,下凹的洞穴-是这里施”刑罚”的地方。每个受刑的亡灵都是单独地关进去,然后盖上!」

「在里面会有什么难受的感觉?是有什么水、火的苦刑要受呢,还是只有关禁闭?」有人问。

「菩萨叫我进去体会看看!」M君道。

「那你就亲历其境,感受一下罢!有菩萨在场,不会让你受罪的。」大伙儿一致怂恿。

M君点点头,正襟危坐地挺了挺坐在椅子上的腰杆,看得出难免还是有点儿紧张;凝神片刻后,陈述:「……盖子盖了起来,四周整个都是暗暗的,一点光线也没有,感觉就像蒙住眼睛一样……可是很奇怪,黑暗之中,眼前会有”景”现出来!」

「什么样的”景”?是幻景吗?」

「是显示自己曾经在做坏事的景象!让受刑的人,心中产生罪恶的感觉。」M君道。

「由幻景中显示个人以往的恶迹,让人”忏悔”的意思!是吗?」

「对!」

「那么,这些个洞穴是有让亡灵”反省”的作用啰?」

「对!」M君解说:「就是关在里面,不告诉你要关多久,什么时候可以出来! 也没有任何可以计时的东西。那种在黑暗中无止境的恐惧与无助的感觉,很可怕!……但是很奇怪,也没有饥饿与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的感觉与需求。」

「旁边有没有铁柱、木头围起来的墙?」

「没有!进来就是进一个坑洞,上面用盖子盖起来。」

「可以摸到周边吗?」

「可以啊!刚刚讲过的,宽度差不多是一公尺半……」

「周边摸起来是什么感觉?」

「摸起来……软软的,墙壁似乎可以穿透,可是又过不去……」

「请示菩萨。在这个区域同时有多少人受罚?」有人问。

「祂说:这个地方,我们眼睛看得到的,有三十六万个!」M君道。

「这一刑区的名称是什么?」

「菩萨说:《省孽坑》!」

「请问,是什么情况下的亡灵要在此受此罪?何时才能出脱?」

「菩萨说:这《省孽坑》里有很多是自杀的亡灵,几乎都是在阳世不如意或做了坏事,走投无路才起了轻生之念,如欠债、恶性倒闭无法偿还、作孽多端等等, 干脆自杀一走了之。于是针对这些状况的亡灵,设这个地方让他们去反省!」M 君转示。

「男男女女都有?」

「对!」

「一个人一个坑?」

「对!」

「在反省时现出的景象,是把我们一生所做过的坏事,全部都显现出来吗?」有人续问。

「对!」,M君并补充:「它令人怵目惊心的地方,是特别突显那些情节比较重大的。譬如”倒会”,倒人家一千多万,有些人被害得家破人亡的惨况;或是吸毒之后,恍恍惚惚地走在路上被车撞死,以及吸毒过量而死亡等等属于”非善终” 的;就会显这些”景”给你看,让你良知持续地遭受鞭挞与震撼,惊心怵目、羞愧难安!总之,当你掉进入这个”洞”的这一剎那,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离开了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受刑的亡灵本身不知道何时才能”出脱”;但在执刑上,总该有个刑期罢?」

「事实上,神明、兵卒都知道。」M君转述,「因为每个亡灵关进来,到什么时候可以放出去,祂们都有数据;差只差在受刑的当事人不知道!菩萨说:这里没有光线可以透进来,所以根本查觉不出日升、日落-也就是不给受刑人有”时间” 的感觉!」

吕老师担心M君在洞中耽搁得太久会影响身体的元气,一旁交代:「这个境界的探讨到这里,已经达到重点了。我们是不是可以继续进行下一站的探讨?」M君似乎已出了洞口,心有余悸地说:「真的很可怕耶!因为关进去之后,整个光线都没有了,那种惊悚与震撼象是永远”无止无尽”!」

「也不用睡觉?」有人好奇地问。

「没有这种”生理”反应!」M君答。

「反复不断地显示受刑人曾做过的坏事的景像?」

「对!譬如说,这一幕”景”看了一阵子,麻痹了;就换一幕”景”来刺激。算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!」

「请示菩萨。现在在《省孽坑》里面,受刑人的比例是古代的亡灵比较多,还是现代的亡灵比较多?」

「当你这样问题刚问完,菩萨就用禅杖的杖头往地上一点,所有的”灵”都浮出洞口……差不多有四分之一是异色人种-不同种族的亡灵,包括白人!」M君道。

「依你所见,现代、古代的比率各有多少?」

「以服装来看,古代的比率约占三分之一。」M君转述。

「谢谢!」接着又是片刻的沈寂……

吕老师表示:「那么就请菩萨带领我们到下一个境界去探讨罢!」

「菩萨看了我一眼,跟我说,我目前的身体能量不是很足,继续接下去探讨的话, 怕会对我的身体不好。祂说今天就先带你们探讨到这里,你们要是认为资料不够,还可以就现在提出问题,由祂为你们简单说明!」M君道。

「第一点,我们想知道《枉死城》隶属于什么境界。是地府呢?还是别的空间?」吕老师问。

「它属于《冥界》,《冥界》包含《地府》、《枉死城》、《十八关》等等。」

「请问《枉死城》对亡灵的报到有没有接引?」

「有!」M君转示。

「突发的灾变,也有兵将接引吗?」

「菩萨说:假如某次的灾变造成了八十个人的死亡,兵将或接引的使者就同时把八十个亡灵全部带进《枉死城》来,先在《枉死城》查明是真的”枉死”,还是还”因果债”?因为有些是”应劫”的,这当然是无话可说,理当如此;有些真的是无辜冤死,或另有其它情节而遇害”离世”的,他必须找这个”加害人”算帐或是找别人来替代,他才能平和、顺利的”投胎轮回”。譬如,今天你们来自不同的地方,不约而同地搭上同一班飞机,结果飞机失事全体罹难;在亡灵之中,本来就该”应”此”劫”的当然没话讲;如果是原本要搭下一班飞机,因为临时被通知有机位可以补位,兴冲冲地登机,结果飞机失事死亡,而来到《枉死城》的,一定会跟神明抱怨!《枉死城》的神明就会查示- 造成这次”失事”,是谁的原因?可以去找他!于是发这个”令”给冤死的亡灵,去讨债或找”替身”,所以很多凶死的或车祸死亡的,会找”替身”或化作厉鬼找撞死他的人索命,就是这个道理。菩萨说;《枉死城》不是你们所想象的那么不公平-无辜被车撞死,就一定要送来” 这里”被留置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反正人死也不能还阳复活,找”替身”对他又有什么好处?有什么作用?」

「因为不找”替身”,他就要来《枉死城》报到了呀!」

「那么找到”替身”,他就可以尽快的投胎、转世了,是不是?」

「找到”替身”,他就可以直接进到另外一个阶段;比方说-到《十殿》接受审判。不然的话,他就”卡”在《枉死城》了!」M君转述。

「如果找到的”替身”跟他无怨无仇的话,不就是成了”害人一命”,又造成另一个”怨怨相报”的冤案了吗?」

「找”替身”是阳世的用词,在《冥界》不是这个说法!」M君转示道,「比如说;这个溪水、潭水时常有人跳水自杀,久而久之,是不是积了很重的怨气?事实上,连续有人在这里被害死的真正原因,不能算是被找”替身”,而是这股怨气聚集了很多亡灵在这里作祟,要以”找替身”的说法,引起你们的注意。由于亡灵作祟,你们注意到这个现象,才会安排”法会”作法事超渡他们。如果今天没有这些现象,没有新旧事故不断的发生,你们凡人绝不会想到要超渡这些亡灵,或安排”法会”来扫除这些不祥的戾气!」

「请问菩萨。像某些人的自杀或是”应劫”啦,是不是在前世或累世之前就注定好,今生要经历这个劫难?」

「对!」M君转示。

「不是说每一世的结束都经过《十殿》的审判,而且也都承受过惩罚,然后才投胎转世的吗?每世的罪业应该都已偿清了,为什么还要因”前世因果”再受罚呢?这不是”不公平”吗?因为转世之后,根本不知道前世发生过什么事情!」

「菩萨说:譬如,有个原本阳寿注定有七十岁的人,要活到七十岁才会”过世” 来《阴间》报到,到《十殿》审理他”在世”七十年的”功”、”过”;可是他活到了四十岁就意外”提前”往生,结束了一生原本该走的历程,还有三十年的阳寿未尽。你们有没有想过,他来《阴间》报到时,今生原本随附在他身上要偿还给前世冤亲债主的”业债”,他都还完了吗?还有,夫妻一场,不是”善缘” 就是”孽缘”;父子一场,不是”讨债”就是”还债”;虽然”他”已经离开人间,可是子女、配偶、债主还在世间,这些难道都不是由于”前世因果”才造成的关系吗?只不过是”他”早一步离开”世间”而已!再者,如果子女帮他做” 功德”或”法事”,以”功德”回向给他,他固然可以领受得到; 同样的,如果他的子女”造孽作恶”的话,当然在他的”帐”上也要算上一笔, 因为子女是由他而生的。菩萨说,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,事实上各种因素错综复杂,不是说一个人只要一死,离开人世,一切就”业消帐尽”、”一了百了”了。这还要看后序的发展;甚至,包括由他衍生出的罪业及牵涉的层面,也都要一条一条地算!」

「不是说;各人的”因果”,各自”了”吗?」有人不解地问。

「对,没有错!」

「那么子女、后人们所做的事,根本不是我们事先预料得到的。为何将来我们往生以后,还要负责呢?」

「菩萨说,你说的没错!」M君转示,「可是想想看,你们在世间为什么要超渡” 过往”的亲人?他们也许离开阳世已经四、五十年了,为什么还会回来”托梦” 跟你们要功德!懂这个意思吗?因为你们做的一切是为他们”将来”铺路,为他们将要面临的”投胎转世”而铺路!一切都是有关连的,了解吗?」

「请问菩萨。要如何做,才能将自己的”业”根本了断?」现场有人提出一个深入的根本问题。

「我现在看到的是,地藏王菩萨的影像愈来愈暗淡……」M君突然表示,「讯息已经越来越不清楚了!」

「那我们一起拜谢地藏王菩萨今晚给我们的引导与开示!」吕老师了解”契机”如此,指示道。于是众人一致行礼、送驾,圆满的结束本组今晚的探讨。

留言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