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传薪

【观灵实录】第七章、三探枉死城乙组(七)

时间:八十五年四月二十七日

引导圣尊:提篮观世音菩萨

探讨者:无极慈善堂堂主吕金虎老师率弟子与有缘信众

进入者:堂中通灵之观灵执事-M君

 

在”观灵术”的咒语声与木鱼声中……

「我现在来到一个湖边,湖边有一棵大榕树,树下坐着一尊土地公。」第二桌乙组”观灵执事”-M君开始有了反应,扬手示意。

桌头执事提示道:「你请示一下土地公,此处是何境界?」

「祂说:这里是《枉死城》的东南入口,湖边这一带是祂的管辖区。」M君转述。

「朝此入口而来的亡魂,都是如何死亡的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祂说:会从东南入口进《枉死城》的亡魂,主要的是水难-包括失足落水、船难死亡、自杀跳水、水鬼找”替代”或是魔神”摄迷”而淹死等等;其次是死亡与水有关连的-如孕妇”难产”血污而亡,及胎儿未成形、未足月由于母体流产而夭折等等。」

「请问,一般的自杀者也可以从这里进去吗?」现场有人问道。

「土地公说:每个”自杀的”状况不一样!有的是上吊、有的是跳水、有的是跳楼,其它还有服毒、吸瓦斯、故意撞车等等;故而进入《枉死城》的方式与路径, 也各有区分。由此处进入的,是与”水”有关的自杀方式,如跳河、跳溪……等等。至于以”上吊”或其它方式自杀的,那就另由别处进入了!」

「跳水自杀而死的人,在这边的处罚,是一定要泡在水里面吗?」提问者续问。

「祂笑了笑说,等一下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看!祂问,还有别的问题吗?」

「请问土地公,」立即有人发问:「如果一对男女殉情跳水而亡,来《枉死城》报到;是一道进去呢?还是各别进去?」

「祂说:是一道进去!因为是同样的”离世”时间,所以领他们来此的兵将也是把他们一起领来。可是进去报到以后,那就要依个人生前所造的”业”与” 罪”、”功”和”过”的不同,另外分发到不同的地方!」M君答。

「刚才土地公说;这边是《枉死城》的东南入口。请问,这里属于“城外”还是”城内”?」

「祂说是”城外”!」

「那么,此地有没有名称?」

「祂说,叫《祛妄湖》!」

「请问土地公。我们下一步要进行什么样的探讨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祂说;你们继续往前走,自然会有神明来引导!」M君道,﹁祂只是镇守这个地方的土地,因你们刚才念咒,我的灵到达了此处;于是,祂就出来,让我先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!」

桌头执事开口:「那么我们继续前进!」说罢,敲起木鱼念起”催行”的咒语……

「咦!」M君冒出诧异的语气。

「怎么了?」桌头执事停下咒语问。

「师兄刚才在念咒的时候,我的”灵”不知怎的,就往湖里沉下去了!……」

「怎么回事?」大伙儿均想弄清楚。

「莫非”入口”在湖底?」有人猜测。

「对!」M君似乎已证得了此一答案,大伙儿这才释怀。

「嘻嘻……」M君接着发出一阵嘻笑声。

「有什么特殊的发现吗?」立即有人追问。

「没有呀!只是在下沉过程中,全身好像被一个透明的气泡包住,能看到气泡外面的景象,也能呼吸,蛮好玩的!」

「土地公呢?」

「祂不在啦!」M君回答,「现在,气泡的前面有一个”光点”,带领着我继续往下沉……」

「来到了什么地方?」

「现在还在沉……」

「有什么感觉?」

「很温暖,没什么别的感觉!」

桌头执事又继续敲木鱼、念咒……

M君突然有了发现:「前面有个隧道!奇怪,水底也有隧道?……洞口有微光,我跟着”光点”进去了!」

「现在的深度,有多深?」

「我不知道!」M君回答,「隧道里的能见度,不是很好。旁边的景像……有些” 沉船”,沉船的附近还有些骷髅……嗯,大概已经到水底了吧!」

「沉船是古代的或是现代的?」

「现代的!」M君道,「我猜”光点”的意思,可能是叫我看一看这些沉船吧!」

「是商船,还是战舰?」

「都有……也有油轮!」M君陈述,「现在,”光点”要我看的是一艘战舰,我看到英文的名字是”S O G O”-是艘日本船舰!」

「它是在阳世间的那一个海域沉没的?」有人问。

「在东海!」M君答,「这是那个”光点”告诉我的讯息,不然我哪会知道。” 祂”还说这是一艘半世纪前的日本战舰!”光点”可能是神明,只不过还没现身而已。」

「给我们看这艘战舰的缘由是什么?」

「我不知道!」M君答。

「请”光点”给我们指点一下嘛!」

「光点说:”人必自重,而后人重之”,”勿忘国仇,切莫媚外”。这艘战舰你们从历史数据上绝对可以查得出来,你们去查查看”它”代表什么意义!”光点”还说;”S O G O”这四个字对你们来讲——很熟悉!但是虽然熟悉,却不知道它代表什么意义。」M君转述“光点”的回答。接着,M君陈述:「光点继续带我往水底隧道的出口走……这里整片是亮光,处有座城-好像是座海底城!」

「你已通过隧道了吗?」有人对M君陈述的所在位置,不是很清楚。

「己经通过隧道了!」M君回答,「然后,”光点”慢慢变大……变成一尊”女神”!因为我现在的位置是在祂的后面,从后面看……背影像”女神”。」

「是那一尊?」有人问。

「不知道!」M君答,「因为我距离得蛮远的,只是远远看-像个“女神”的形体……喔,是观世音菩萨!」

在神案旁,一直关注着两组探讨过程的吕老师,过来指示M君:「你要先向菩萨顶礼;然后,一边行进,一边陈述!」

「是!」M君应声道。

「菩萨有没有什么圣示?」有人问道。

「没有!」M君回答,接着描述:「隧道外虽然同样是水底,因为出了隧道,光线比较充足,感觉比较亮;跟刚才”入口”一带比较,就没有那种阴暗的感觉了。菩萨说;方才隧道里看到的那艘战舰,确实是有的。但是,”景”是幻景,用意是”点”出来给你们做警惕、警示!祂还说;事实上,”S O G O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日本侵略东亚、中国的一艘战舰名称;那艘战舰残害了多少生灵,历史斑斑可考,你们如果不信,可以去查!只是你们不知道,还不明就里地对“S O G O”这个名称相当崇拜,这是很悲哀的事情!所以祂刚才提醒了几句话,供你们做参考。」

有人语带愤慨地问:「他们在这里开百货公司用此名字,是想进行经济上的”侵略”吗?」

「菩萨感慨地说:应该说是”居心叵测”!如果真是要敦亲睦邻的话,为什么不取一个和平一点的名字;而偏偏要用以前战争时代侵略用的战舰名字,做一个经济据点的名称?无非是纪念他们当初帝国侵略时代的”伟业”,想再作一次同样的”进出”!这种心态,你们一般人都不知道;也不愿知道!反而用那种迎王师的心情,高兴的、欢喜的面对”S O G O”这个名称;这真的是很悲哀,是汉民族的悲哀,你们真的该很惭愧!」M君继续转述。

「请示菩萨!这一段菩萨的提示,我们将来可以把它写在书上吗?」探讨人众中,有人忍不住发问。

「菩萨点点头!」M君道,「祂说;有这个机缘告诉你们,是因为这艘战舰曾经造成过许多冤死亡灵,目前在枉死城凝聚的”冤气”还在;所以才会在此” 时”、此”机”现出这个”景”来。祂只是把这段因缘解释给你们听,让你们知道;至于要不要写出来,在于你们,你们自己衡量罢!」

「既然我们是在探讨《枉死城》,这也是”枉死”的重点;我想我们不会漏而不提的!」众人中,马上有人表示。现场出现短暂的沈寂,洋溢着一股正气凛然的气氛……

「菩萨说:依照国运来看,再过”一纪”,东土会有真主出现。你们记好,”震旦出真主,一统半江山”!」M君打破沈寂道。

「怎么解释?」在现场的众人对此预言都惑然不解,有人立即求问。

「菩萨说:你们自已去揣悟吧!」M君转示后继续陈述所见,「已走近城门…… 这个城门不是大石块垒砌而成的,有点像木造山寨的寨门!」

「有城墙吗?」

「有!差不多有三层楼高。菩萨带我进去……」M君回答,「有二个守卫在门口、二个在城楼上。」

「以前进入《枉死城》大门时,门口的守卫是”牛头、马面”。这里看到的守卫, 是人的形貌吗?」有人好奇地问。

「对!但是都有胡须……这么长!」M君边说边用手比着,约”一尺”左右。

「装束是……?」

「穿盔甲!」

「是水族的士兵?」

「不知道,我看到的是人的形貌!」

「手中有兵器吗?」

「手拿长矛!……现在他们在跟菩萨行礼。」

「你请示菩萨,这是什么地方?」桌头执事提示M君。隔一会儿……

M君不好意思地开口:「答案有了。但是,第一个字我不会念,我写给你们看!」说罢,直接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出字体。旁观者尚未看清楚,问道:「是《沤魂城》还是《沤魂域》?」

「菩萨笑一笑说:你们要讲”城”或”域”都可以!」M君答。

「这里有什么特殊之处?」有人提出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。

「凡”死因与水有关之亡灵”禁锢之处!」M君据实转述,并强调: 「菩萨讲的是文言文。」

「被禁锢在这里的亡魂,是永不超生吗?」

「菩萨说:非也!」

「像刚才所见”S O G O”战舰造成的冤魂,死亡都已经五十年以上了,”他们” 的灵是否还滞留此处?」

「菩萨说:此乃”景”也,”景”之现乃显其”意”也,非亡灵皆锢于此也!」M君转示道。

「现在,你有没有跟菩萨进入《沤魂城》?」桌头执事问。

「有!」M君答,「我们进来之后,走过像似迥廊的地方……喔,这边有很多大的”水柱”!」

「既是”水柱”,应该有”上、下”。你向上看,”水柱”的水是从那里灌进来的?」

「因为这里的水有点儿”浑”;往上看,就看不清楚了……只知道有很多”水柱”!」

「能见度不好吗?」

「对!」M君答,接着又开始描述:「这里……有一个像官衙的门口,门前有两个大石龟,然后是两扇红漆门。」

「门是开着,还是闭着的?」

「闭着的!你们跟我讲话,我现在听得不太清楚……,因为水的回音蛮重的!」M君转述着,「菩萨到了以后,那两扇红漆门豁然就打开了,里面走出一位文官来迎接。」

「古装的文官?」

「对!」M君道,﹁我们就走进去……这个地方像海底一样,全部是水。里面的墙壁都是玉雕的……回廊也都有雕饰品-像珊瑚、珍珠之类的,整个都是水底的景像!噢,我看到了……这个地方属《东岳殿》所辖,因为这边有写着”东岳殿境”!」

「那位文官是此地负责的神明吗?」

「不是,祂只是负责迎接我们的。……此处还坐着一位更大的官,身穿官服;看到菩萨和我进来,就起身离座向菩萨请安。哦,这边的匾额上,写的是《水灵殿》!不过,”灵”是灵魂的”灵”左边加上三点水-这个字很罕见!」M君描述得很仔细。

「我们是要在这里作探讨吗?」有人发问。

「那位大官先请菩萨就上座,我就站在菩萨的旁边。」M君道,「那位大官说要调一些亡灵过来,让你们了解-来到《水灵殿》的亡灵,是怎样的一个情形!」接着M君舒了口气,象是在等待中……。

「亡灵已经调到了吗?」有人略显心急地问。

「现在还正在调!」M君回答。

「在调亡灵的同时;我们要向菩萨禀明,稍待一会儿,我们要探讨的重点是- 被调来的亡魂因何至此?来此作何处理?将往何处而去?请菩萨圣鉴!」吕老师此时向着神案上菩萨的神像祝禀。

「菩萨点点头!问道,你们住在那边?」

「南瞻部洲-中华民国,台北市!」有人回禀。

「菩萨说:那么就调”南瞻部洲蓬莱岛”那边的亡灵来,让你们见识好了。这样实务的探讨,才有趣味!」

一会儿………… M君开口陈述:「前面来了一男一女。菩萨说,这两人”往生”还没有超过四十九天!」

「是跳海而死吗?」

「菩萨说,是跳湖!」

「是情侣吗?」

「嗯!」M君点头转示。

「在什么地方跳湖?」

「菩萨说:这两人是来自你们蓬莱岛的中部地区,你们去查查数据或许可以查得到,才三个礼拜左右而已。男的十九岁,女的十七岁多一点;为了保障他们及家属的隐私,名字不能讲!」

「都好年轻哟!」现场有人婉惜地说。

「他们两个来到菩萨面前,菩萨要他们自己陈述是怎么”往生”的!」M君道。

接着M君沈寂了片刻,似乎是在听;然后转述:「这两个人住在一起快两年了! 那位”男的”已念完书,即将”服兵役”;”女的”已休学。”男的”事业无成,”女的”也没有什么特殊的谋生技能;可能是有”孽缘债”的缘故,彼此一直相互牵挂着。双方父母,尤其是女方的父母,对他们在一起的”情况”很不谅解;女方的家里找了来,一直给”女的”压力。”男的”即将入伍”服兵役”了, 分发的单位不尽理想;又怕在服役期间,女的会有什么变化;加上女方的家里给他们的压力,所以产生厌世的念头。于是,两个人就一起跳湖,自杀殉情!」

「请示菩萨,他们两个现在有没有后悔之意?」有人问。

M君道:「你问到这个问题时,那两个人就一直哭!」

「像这种事,”超渡”有效吗?」

「菩萨先是点点头,然后摇摇手!」M君纳闷地转述。

「菩萨的意思是不是说,”超渡”有帮助,但不能完全除却他们应受的罪?」现场有人似有所悟,向菩萨求证。

「菩萨笑了笑,未置可否!」M君陈述说,「他们两个一直哭……一直哭!菩萨对他们说,你们”当初”就是”一念之差”!」随后,M君整理出完整的案情, 补充说明:「这个男的是因为即将服兵役,又偏偏抽到不理想的单位,一个人将远赴外地,无法照顾这个女孩子;又怕当他不在身边时,这个女孩子太纯真,容易被骗或是堕落!反正活在阳世也要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,不如干脆趁此机会一起殉情、一起离开。可是没想到,死后来到这里是这样的痛苦,而且还对不起目前尚活在阳世的一些亲人!」

「他们在这里,受的是什么样的刑罚?」有人问。

M君又是短暂的沈寂,然后转述:「在水牢里,水流本来是平静的,每日早上在不同的时辰,水流会有不同的变化。卯时一到,水流就开始翻腾,由于水牢不是很大,水流一翻腾,水牢和里面的人也就跟着翻滚,让受刑人承受翻来覆去的那种感觉。一个时辰过后水流不翻腾了,可是流势变强-变成激流,水压也变强, 一会儿往这儿“冲”,一会儿往那儿”窜”,就这样冲来窜去,挤压得受刑人透不过气来。过了午时之后,水温会起变化,一会儿变温水,一会儿热水,一会儿冷水……交互折腾!此外,水质也会变,每半个时辰变一次;水质本来是普通的, 过一阵子是碱性,然后又变成酸性!」

「那受刑人不是被整得很惨了吗?」

「菩萨笑一笑,对此一问题没有说什么!」M君道。

接着,又有人好奇地问:「水牢是什么形状?」

「菩萨用手一点,兵卒就抬了个水牢过来……是长方形的四方笼子,看不出是什么质材;以我的目测来看-差不多有一个半人高,宽度差不多是人体肩宽的两倍。」M君答。

「能不能听听那”两位”的忏悔心声?这会有警世作用!」有人提出要求。

「那个”男的”一直哭……因水流迥声很大,听不清楚那个”男的”自述是姓” 叶”还是姓”严”(注:”发音”都蛮接近的);家里还有一个哥哥、两个妹妹…… 现在听清楚了,是姓”叶”!在国历三月下旬,他先把女朋友推下湖去,他才跟着跳下去!」M君转述。

「真忍心!」现场探讨群中有人叹息。「请问他们两个人自杀时,意见是不是一致?」有人好奇,想知道。

M君道:「那个”女的”一边不断地往”男的”肩膀捶打,同时嘴里还不住地哭诉-她为了跟他在一起,家里的父母很不谅解,断绝了给她的一切经济援助;她连怀了孕也不敢给家里知道,还是用她自已辛苦”打工”存下的钱,偷偷地去堕胎;”男的”也没有拿钱给她。到后来,在她还没有机会回馈家里-报父母”养育恩”的时候,那个”男的”就带她去自杀;居然还先把她推下去!她说,”男的”怕她会反悔,所以把她先推下去,然后那个”男的”才跳下去!」

「这是”女的”反应!那”男的”反应呢?」

「他没有讲话,只是一直哭……」

「请示菩萨。那位”女的”是被”男的”推入湖中的,除了今生算是”枉死” 之外,前世跟”男的”是否也有感情纠缠的”冤业”,然后才造成今世”女的” 会受”男的”拖累?」有人从探讨的角度求问。

「菩萨点点头说,对!祂说;你们今世之前-在另外一辈子造下的“罪”与” 业”,今生理应偿还;但仅就这辈子来解释-这是一个“劫”。因前世犯下的” 罪与业”,以今生来说,是”无明”-你根本不知道!如果能平安度过这一” 劫”,以后还是可以”做功德”来弥补以前所造的”罪与业”。若用”命理”来解释,今世几岁的时候会有一”劫”-这个”劫”,可能就是你前一世或前二世、或前“若干”世的冤亲债主要来讨这个债,所现的”劫数”。所以,你们小时候” 批八字”时,由小算到死亡-几岁有”劫”、几岁有生死“大关”、生死”大劫”,就是这样来的!」M君转述道。

「请示菩萨。这个意思就是说,我们一生之中,所遇到的各种难题,就是我们的”劫数”;只要咬紧牙关撑过去之后,就海阔天空另有一番发展了。凡事不要钻牛角尖!是吗?」

「对!」M君转述,「比如说,按”命理”论-你小时候在五岁时会有一个”水关”,可能是你”前三世”的冤亲债主来跟你讨”因果债”。然后,十六岁时有个”车关”,可能是你”前二世”的冤亲债主来跟你讨债。你到二十八岁时,注定要结婚,但是这段婚姻不幸福-是”孽缘”;是你”前一世”曾经辜负了人家, 这辈子人家来讨”感情债”,让你”应”这个”劫”-还债。菩萨说,”因果” 就是像这样安排的!」

「请示菩萨。既然他们两人都有忏悔之意,是不是可以网开一面?」探讨的人众中,有人起了恻隐之心,代为求情。

「菩萨摇摇头说:佛祖跟菩萨都是慈悲的,会告诉你们不能”造业”,会告诉你们怎么做是”对”的、怎么做是”错”的。但是,你们自已要做了”错”,那么所产生的”果”,就应由你们自已来受、自己来担,不可能由佛、菩萨来网开一面;因为如果这样作,不公平! 菩萨还说;”佛、菩萨”是很慈悲的,但也是很公平的!」M君道。

「请问菩萨。他们两个在此受刑的刑期,以阳世的时间来换算,是多久?」

「以”阳间”一天二十四小时,一小时六十分钟,一分钟六十秒,这样的速度来换算的话;那个”男的”要在这边泡到廿八岁,那个”女的”要泡到廿七岁!」M君转道。

「请示菩萨。在我们前几次的探讨中,得到的观念是-一个亡灵在《枉死城》停留的期间,是到他在阳世原本”阳寿终结”的那一天为止;然后再转到《十殿》去审理生前的功过。若以此推论,这一对男女原本的阳寿,”男的”是”二十八”、”女的”是”二十七”啰!」

「菩萨说,不对!」M君转述,「他们两个在《枉死城》的刑期是以这一”劫” 到最近的下一”劫”为止,与阳寿的大限无关。如果这一辈子总共要遭遇的” 关”有七关,这七关就代表这一世总共有七个“劫”要应。比如说四岁的”水关”是”前四世”的某一债主来讨债;过了这”关”,下一个面临的是十二岁的”车关”,可能是你“前三世”的一个债主来讨债;到了十八岁,可能又有一个什么”刀关”,可能是你”前三世”另一个债主来讨债……七关都是类此安排的!如果你在某一个”劫关”期间,尚未偿完应还的”因果债”,譬如就像他们两个一样-提前离世,那么除了最近的这一”劫关”未偿完的”因果债”要移到《枉死城》去折算刑罚外;其余”已排定”而没有机会应验的”劫关”,也就是” 今世”已经没有机会清偿的其它债主的”因果债”,会在《枉死城》这边的刑罚终了以后,转到《十殿》审理时,记到”下一世”的帐上,安排到下辈子偿还! 人生在世间均为还”业”,就是这样一”关”一”劫”的偿还累世的业报,却又不知不觉地继续造”业”,所以劝你们平常要多做善事、多积功德回向给累世的冤亲债主,就是要让你们将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。对那些冤亲债主的债,能够多还一份就减少一份!」

吕老师向观世音菩萨祝禀道:「这两个人的案例就探讨到这里,很遗憾的是我们对他们应承担的”业”无能为力!请问菩萨,在《水灵殿》这里,我们还有什么可探讨的?」

「菩萨说:事实上《水灵殿》不是很大,受刑人的案情差不多都大同小异。来这里主要是让你们了解”劫”与”关”的一些正确观念,了解后你们要谨记心!」

众人感激地应声道:「是!」

「菩萨说:今日探讨的进度就到这里,其余的时间开放发问!」

「请问菩萨,您的圣号如何称谓?」

「提篮观音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假如说,我们国军的军舰为了保卫国家,在战争中被炮火击沈;那么阵亡的海军将士的这些亡灵是怎么处理的?」

「菩萨说:阵亡的将士不算”枉死”,这是为国捐躯,他们是”英灵”,不是冤灵,另有处置。《枉死城》里只收冤灵!」

「谢谢菩萨!」

「请问菩萨。曾有别人告诉我-诵完经典后,必须要作”功德回向”!也有人对我说-你自已本身的运气都不好了,还说什么”功德回向”给人家,根本是空谈! 我到底要怎么做,才对?」现场又有探讨者求问。

「菩萨说:你先不要”回向”给谁,你先”回向”给你自己的冤亲债主!因为, 你的功德没有那么大,你还没有”回向给众生”的”福”和”德”。你就直接” 回向”给你自己累世以来的冤亲债主,希望能化解”无明”始来的一切冤孽,这样就好了!」M君转示道。

「再请示菩萨。就以我持”大悲咒”来讲……」适才的发问者,补续道。

「菩萨说:你们不要持咒!」M君突然打断问话,语出惊人。

众人闻听,悉感意外,静待下文……。

「祂说:一般情况,持”经”就可以了!”咒”是你在危急有难的时候才持诵; 或者是你有很大的冤情,或是冤亲债主来向你讨债的时候,你才诵咒”回向”给他们。平时修身、养性或是给自己”积福德”时,”诵经”就好!因为”咒”的威力比较强,”咒”诵出来就是有状况要”处理”。就好像写”存证信函”一样,你没事不会去写,一写就表示有状况发生,必须动用到文书;而且还须具备-抬头”(发文着)是谁?”对方”(受文着)是谁?一切都要有凭有据!故而, 平常没有事,”诵经”就可以,无须念咒!」M君转述菩萨的开示。

「请示菩萨。诵任何”经”,效果皆相同吗?」有人紧接着问。

M君立即转述菩萨的圣示:「不同!经典的功能还是有分别的。如果你是求心安,或是你在修持中希望能够定心、定性,你可以念”心经”;如果你是要增福慧、增加对宗教的坚定信心、定性、明心见性,你就诵”金刚经”;若是平常要累积福德、求感应、求家宅平安、求个人运途光明、增良性、去恶性,可以诵” 普门品”;若是要将功德”回向”给过世的祖先或冤亲债主,可以诵”地藏王菩萨本愿经”;求福、延寿、求病体平安,可诵”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”。诸如此类等等,汝等可揣摩得知!」

听了观世音菩萨如此扼要简赅的解说,大伙儿就像进入宝山一般,欢喜莫名、兴奋不已。

「请示菩萨。知道经义而实践,会不会比”诵经”好多了呢?」有人似含”弦外之音”地问道。

「菩萨说:你那样的想法是”贡高、我慢”,因为你既然知道”经”的内容及意义之后,就开始起了傲心,就有这个冲动很想告诉别人——我研习经典的心得是什么……是什么!”贡高、我慢”的心自然而然就浮起来;那时就没有了”持平”的心,更没有了低声下气的”谦卑”之心!只会想到,反正”经义”我已经了解,”经文”就用不着再诵念了;于是就把”经”丢在一边!这并不是好的现象,要知道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”!」似乎菩萨已直接点出问者心中的迷思症结,问者显得略微不安。

「请示菩萨。一般人工作比较忙,如果没有时间诵经的话,单持“佛号”或” 菩萨圣号”,是否可以?」又有人问。

「菩萨说:这是”最入门的”、”最简单的”,而且是让你们”最没有借口”的法门。因为其它的法门要你们修,你们总有借口-事业太忙、时间无法搭配。这个法门最直接、最简单!要是连这个法门都做不到,那”其它的”都不是借口, 根本是”自己的”问题了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念经是不是一定要在佛像面前?」有人问道。

「祂说:念经最重要的是”有口有心”。只要”有口有心”,那怕是在荒郊野外, 没有佛祖、菩萨的圣像在,你只要虔心动念求佛、菩萨降临作主,或来助你度过难关,都是可以的!要是”有口无心”,就算跪在佛祖前、睡在佛祖前、住在庙里念经都没有用!」M君转示。

「请示菩萨。诵念”佛号”或”菩萨圣号”时,是否一定要加”南无”这两个字在前面,不加可不可以?」

「菩萨说:”南无”的意思就是”皈命”。一般诵念”佛号”或”菩萨圣号” 时,只要在刚开始的第一句加上”南无”这两个字,接着只要重复念”佛号” 或”圣号”就可以了。譬如-在念过一遍”南无阿弥陀佛”之后,重复念”阿弥陀佛”!」

「请问菩萨。静坐观想之前,是不是一定要先呼请菩萨或护法来护持?」

「菩萨说:是的!在静坐、放空、观想之前,一定要请佛、菩萨或神明来护持。除非你很有把握,不会走火入魔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在佛经或是一般佛教书籍里,阐述说-当人们遇到危难、急难的时候,诚心呼请”南无观世音菩萨”圣号,菩萨会闻声救苦!经书上所说的,是不是真的?」

「菩萨在笑,」M君转述道:「祂说;你要是不相信你就不要”念”啊,既然” 念”了,就要相信!」

「是!谢谢菩萨。」问者略带羞赧地落座。

「请问菩萨。念经时,”盘坐”念与”跪着”念,有没有优劣之分别?」

「菩萨说:你的心是否”统一”了,才重要!只要你的心”统一”的话,无论跪、躺、坐、卧,都没有关系!」

「请示菩萨。我们念”佛号”时,是口中”出声念”还是心中”默念”比较好?」

「祂说;”心”比”口”重要,”心”占六成,”口”占四成。也就是说,若同样在心中很清净的状态之下,由”心念”是六成的功效,由”口念”是四成的功效。这两者的比例还是有六、四之分的!」M君转述罢,众人对此问题纔有了深一层的认识。

「关于”观灵”与”探讨灵界”这方面,菩萨对我们有什么开示?」

「菩萨说;对于”观灵”,有参加”观”也好,没参加”观”也好!有看到也好,没看到也好!看到了又怎么样?没有看到又怎么样?“金刚经”上有一句话你们要记住-”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。你就算看到又怎么样?你可以把它当作没有看到;你没有看到又怎么样?你可以把它当作有看到。事实上,这种”无相皆相”、“有相皆妄”-是最深的境界!你们常说”着相””着相”,不管是佛祖也好、菩萨也好,你们认为都有一个”相”;但事实上本来就是”无”。” 无”这个字,以道家的说法就是”无极”-就是“空”;本来就是”空”的东西, 你要怎么说明是”有”还是”没有”呢?菩萨说;这个意义很深,你们要记好道家的”无”这个字跟佛家的”空”是一样的!你们凡间的知识与智能都是以” 相对”来看;从”有”才会验证出”无”,从这个”大”才能验证出”小”。比如说,我跟你讲面前这个样子的”东西”,你不知道它是算”大”还是算” 小”,你如果找了一个比它大的东西作依据,由”大”的东西来看,这样”东西” 它就算”小”;如果找了一个更小的东西来比较的话,那它是不是就算是”大” 了!这样的比喻,你们懂吗? “无”字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东西,由你们来”界定”的话,你们会用“有”来界定”无”;如果”有”不存在,那”无”该怎么办呢?以你们的想法-既然”有” 不见了,也就没有”无”了;因为无从对照,无从验证。这就是你们现有的观念!」M君转述着菩萨简要的开示。

「嗯,意义很深!」众人大都似懂非懂。

「菩萨说,事实上这个”无”不用你们去比较,它本来就是存在的东西。那你们为什么讲”空”,就是因为有这个”有”,才会有“空”;如果今天这个”有” 不存在的话,那这个”空”是不是也就不存在了呢?依你们的想法这一定是对的,就是”不存在”!可是事实上,它还是”存在”的。这是最深的相对论、哲学、物理学。菩萨还说:今天跟你们讲的,希望你们能参悟透;就是什么物理博士,能讲的也是这些东西!」

「请菩萨再开示明白一点!」有人提出请求。

「比如说,这是个”圆”的东西!你为什么会有”圆”的概念?当然是经由比较之后-比如有”长”的、”方”的、”三角”的东西,你才知道这个是”圆”的; 如果今天,”方”的、”长”的、”三角”的都不存在!你怎么去验证?你怎么去比较呢?所以说这个”东西”本来就是存在的,你们只是”以名之”而已。菩萨说:”道可道,非常道,无以名之,谓之道”;”空”也是这个样子,”空” 本来就”存在”。而这个”存在”的意思就是说, “空”事实上本来就处在”无形界”之中,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;所以要用” 有”、要用”相”来对照,”空”才会出现。换言之,这个“空”你可以说它存在,你也可以说它不存在;它的”存在”只是让你们知道有”空”这个东西,它的”不存在”是实际上”空”根本“不用存在”。你们要把握”有”与”无”的分别要点,因为凡间之智慧有限,一定要藉由”对照”才知道有这个”东西”; 因此,”存在”就表示相对有它的”不存在”,没有”大”也就没有”小”。如果针对”小”去找来一个”更小”的东西来对照,这个被称作”小”的就被改称作”大”了。”它”忽而被称作”小”,忽而被称作“大”,这不是很矛盾吗! 那我问你们,”它”到底是”大”还是“小”?谁对,谁错?事实上,谁也没对, 谁也没错!因为”它”本身就是”存在”没变,”它”之所以被称为”小”,是因为你们拿“它”与比其”大”的相对照;”它”之所以被称作”大”,是因为你们拿”它”与比其”小”的相对照。这样来跟你们解释”空”、解释”无”; 你们都了解吗?」M君转述着。

「了解!」众人的回答声虽一致,但有些人似乎心虚。

立即有人起身发问:「请示菩萨。这个”无”是不是说-是最小的一种构成的意识”单位”,用来解释”最小”是无从比较的!」

「菩萨说;你还是有”大”、”小”的执着。如果你找到一个”更小”的分子、原子来比较它,它就变成是一个”很大”的分子了。祂用这种最简单、最简单的方式来比喻给你们听,你们要是听得懂,算你们有慧根;你们要是听不懂,祂也不会怪你们,因为这个本来就是“最无上”、”最深奥”的一个境界-”空”跟” 无”!菩萨说;今天这样跟你们讲,算是有这个”缘”;不然,平常在外面,你们也听不到这样子的说法。”空”跟”无”,无论经典你怎么翻,看个五年、十年,你还是不见得很明了”它”的意义!但是,祂以这种”比较”的方式,让你们有一个基本的概念,以后再深入经典,会比较容易了解!」M君转述道。

「事实上,”有”和”无”是心念一动时,就起了”分别”!是吗?」有人契而不舍地问。

「菩萨说:很简单,你只要印证这个东西”存在”就好。这个东西叫什么?你不知道!但是知道它”存在”,这样就好了。你”勿以名之”-也不要给”它”取名字,这个东西就是”存在”!」

「但是心一动,一切东西都出来了!」有人立即反应道。

「你心不要动,它就是”在”!你心一动,只是增加你跟它之间的“互动关系”,就表示你已”起心动念”,这个东西就随你的”意”来”转”、来”显相”!」

「请问菩萨。您在灵界也经常要跟无名的众生”讲道”、”说法”吗?」

「对,也要!」

「天界也一样吗?」

「是的。不过,在”天界”是研习!」M君转述,「菩萨说:就算你们凡间的教授下课回家之后,还是要自已充实自已、还是要进修,然后上课来教学生啊!」

「喔,原来在”天界”还是要研习的呀!」大伙儿闻所未闻,有人讶异道。

「菩萨说:再跟你们讲一个观念,参考看看!事实上,”佛、菩萨、神明”都是无相的,只是一团光、一个灵体,根本没有神像,没有什么塑像!而为什么你们现在要”安金身”(即供奉佛像或神像),你们知道吗?」

「不知道!」

「菩萨说:难道你们是拜着好玩的吗?既然不了解,还拜”祂”干嘛?」

现场众人无言以答,一片沈寂……。随即,M君打破沈寂道:「菩萨说;既然你们入门成为道祖门下的弟子,所以祂就有义务让你们学习更深的法门。不然的话,你们跟一般的信众有什么两样!」又稍停了一会儿……。

「菩萨说,你们凡间是不是一定要服兵役?」

「对!」

「菩萨问:你们都服过兵役吧?」

「是的!」在座的男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。

「服兵役不是要操练吗,你们拿的兵器是什么?」

「步枪!」

「祂说;你们拿起步枪,对准目标,是不是要透过一个”准心”来瞄准?」M君道。

「是!」

「你们刚开始,功夫比较不好,比较不熟练,一定要藉由”准心”的帮助,才能瞄准目标!修行与信仰也是一样,刚开始的时候,境界还不是很高,是要透过皈依或是膜拜的一个”点”、一个”焦点”,透过那个”点”、”焦点”才能够” 射中”到那个目标;射击的”一剎那”-就是你的”心意”、你的”举心动念”、你修行的”意念”!如果你们今天”境界”已经很高、功夫已很熟练,根本不需要“准心”;把”准心”拔掉,你们一样也可以射中目标。那时候,你已变成一个神枪手,射击高手根本不用透过瞄准点-”准心”!神佛的”金身”,就是那个”瞄准点”!这样的比喻,你们懂吗?」

「了解了!了解了!」经过菩萨一再深入浅出的开示,众人才豁然开悟。

「菩萨说;因为不鼓励你们”着相”,所以有义务告诉你们这些观念。但是”不着相”,不代表你们就可以”很自傲”-不拜神明、不拜拜了,祂不是这个意思! 祂说;今天跟你们讲这个观念,切莫”矫枉过正”或是”断章取义”-以后看到神明、看到金身就不拜了;不要会错了祂的用心!」

「请示菩萨。如果想修”无生法门”,要如何修持?」有位探讨者问道。

「菩萨说;你要修一个法,你先要知道此”法”由何而来?是何脉? 何宗?你了解吗?」

「了解!」

「经典,你了解吗?」

「嗯,……可以看到!」问者答的有点含糊。

「菩萨笑一笑,摇摇头说:以你现在的状况来讲,工程浩大!」

「工程是很浩大!可是……」

「不适合!」M君接着转述,「菩萨祂说:不是你不能修,是说你的现阶段不适合!」

「是!」

「菩萨说:”水是要疏通,而不能围堵”。这句话有禅机,你要记起来,回去三思!三思!」

「是!」

「疏通之后才能自在,流畅!围堵在短时间之内,是可以控制;但一旦爆发,那就很乱了!」M君转述菩萨的开示。

「是!谢谢菩萨。」问者合十躬身落座。

「菩萨问;在座的弟子还有什么问题吗?」

「请示菩萨。我们一直在轮回;一辈子接一辈子的轮回下去,很痛苦!究竟要如何修持,才能不再轮回下去?」

「菩萨说:”未知死,焉知生”。你没有跌倒,怎么知道”痛”呢?你没有经过轮回,怎么知道轮回是”苦”呢?祂说;这几句话送给你,也是有禅机的,你去参悟吧!」

吕老师见时间已晚,适时祝禀:「今晚的探讨到此,感谢菩萨的引导与圣示!」

于是,现场全体人员起身、合十行礼,恭送观世音菩萨的圣驾。

留言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