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祖先积德行善结仙缘,神明现身救急难
《咫闻录》之梁登祥
江西上饶的梁登祥,天性朴实厚道,又博闻强记,是乾隆年间的一位秀才。一天夜里,他正想读书,恍惚间见到门外有一只高达三尺(约1米)的大黑狗,对着自己怒目圆睁,昂首摇尾,似想啃噬的样子,转眼就不见了。他急忙赶到后园,见到一条蛇倏然从身边飞过,正在惊异之际,见到树旁站着一个高一丈多(约3.33米+)的人,头戴方巾面有白胡须,对他说道:“你两世的冤孽,按命数今天应当死亡,我已经救了你这个命难了。明天晚上黑狗还会来这里,你早上去买一头羊,去掉头颅和羊蹄,用面粉捏作一个人头,装置好,再用衣服盖上。你在楼间静静地等着,千万不可出声!”
梁登祥按照神人教的去做,从房外的孔穴中窥视,到了三更时分,果然见到一只黑狗进入房间,跑到床边,先把衣服衔下,咬碎面粉做的人头,再大嚼羊身。
吃完正想离开,梁登祥按奈不住,忽然厉声骂道:孽畜怎么这么凶恶!黑狗抬头仰视,似乎知道有人,嚎叫跳跃而去。
第二天夜里,又见到头戴方巾的神人来说:你今生的犬厄已经摆脱,但是你不应出声,让黑狗知道了,来世还须受报。你还有一个命难,晚上需要再次防御。你找一根木棍,用猪血涂抹,放在床上,盖上被子,你到外面打地铺睡。梁登祥谨遵神说的做好准备。将到半夜时,起身看到灯灭了,头部碰到一个东西,见到星光进入室内。通过孔窍窥视,见到一只粗如水桶的巨蛇,双目如灯,把床上的木棍吞噬后才缓缓地爬走。
不久见到戴方巾的神人出来说:你前生逞口舌之快,揭露人的隐私过错,导致两个人遭遇杀身之祸,一个化为黑狗,一个化为巨蛇,来向你寻仇报复。现在你的死劫已经过去了。还应力行忏悔以消除罪业。
梁登祥对着神人磕头拜谢说:两次蒙您救护,不知道是何方神明,请您告知!神人说:你的爷爷对我有恩德,所以我来相救,不用细说,以后你自会知道。说完就消失不见了。
后来城外举行迎神赛会,梁登祥去看热闹,进入神庙瞻仰神像,发现面貌衣冠装饰都和搭救自己的神人一样。他急忙去买纸钱来烧给神明,再次叩头礼拜祈祷。
又询问当地人,回答说:这里过去没有神祠,是你爷爷创建的。唉!没有仇恨,何来报仇?没有恩德,何来报恩?往往是有德未必尽报德,有仇却是必报。与其令让人复仇,还不如使人忘德。为什么?报仇一定会害人性命,而忘德只是安逸而已。
《咫闻录》之梁登祥原文
上饶梁登祥,赋性朴厚,博闻强记,乾隆中邑庠生也。一夜,方欲诵读,恍惚见门外有黑犬,高三尺,怒目而视,昂首摇尾,似有欲啮之状,转瞬不见。急至后园,见树上一蛇,倏然从身旁飞过。方惊异间,树旁有一长人,高丈余,方巾白须,曰:
“汝两世冤孽,数应死,我已救此一劫矣。明夜犬还来此,汝于清晨沽羊一腔,去头除蹄,面作人首,置于衣服之上。汝静息楼间,不可作声。”梁如其教。由板穴中窥之。至漏滴三鼓,果见黑犬入房,至床,将衣衔下, 咬碎面首,大嚼其羊。食毕欲出,梁曰:“孽畜如此凶恶!”犬举头仰视,似知有人,号跳跃而去。次夜,又见方巾者来,曰:“ 汝今世犬厄已脱,不应言语,致犬知觉,来生尚须相报。尚有一厄,晚间又须防之。汝用木棍,用猪血涂之,置于床,覆以衾,汝当出卧于地。”梁谨奉戒而行。将半夜,起视灯灭,头碰一物,星光入室。钻穴而视,见一巨蛇粗如桶,双目如灯,吞噬木棍,徐徐而去。俄见方巾者出曰:“ 子前生口利,抉人隐过,均遭杀身之祸,一化为犬,一化为蛇,寻仇以报,今难已过矣。还当忏悔以消之。”梁顿首拜谢曰:“ 两蒙垂救,未知何路神道,祈指示。”方巾曰:“ 汝祖父有德于余,故来相救,不必细述, 久当自知。”言讫而隐。后城外迎神赛会,梁出而观之,入其庙,瞻仰神像,服饰容貌,悉如所见。
急市币楮,再拜叩祝。询之土人, 曰:“ 此处向无神祠, 乃梁之祖父创建也。”嗟乎,不有仇,何有复;不有德,何有报。德则未必尽报,仇则必有其复。与其使人复仇, 不如使人忘德。何也? 仇必害身,德乃安逸也。

